2020年甘肅成考高升本層次語文真題(三)
閱讀下面的現代文,完成11~14題。
村里沒有人喊他們吹鼓佬。我就自作主張把他們稱為吹鼓手。吹鼓手也是手藝人,位于
九佬十八匠的九佬之末,這是書面上的事,村人并不太理會,他們在乎的是在生活面前賣不賣力。無疑,吹鼓手從來不偷懶。從樂器跑出來的聲音,清清楚楚地展示著他們的筋道。濫竽充數,那又是書上的故事。他們一共也只有五個人,誰充誰的數啊。
打我有記憶起,他們一直是這么一個組合,鑼、鼓、嗩吶、镲……一人負責一樣樂器,像農民種蘿卜,一個蘿卜一個坑。我有時懷疑,他們像一只巨手,把村莊舉起來又放下去,放下去又舉起來,為村民的情緒尋找適當的位置。他們正值壯年,樂聲特別結實,往上是拋,朝下是摜,向前是推。
他們人前是農民,人后還是農民。手中的樂器沒有改變他們的身份,村人對他們的稱謂同樣也沒有影響到他們的生活。他們精心分配著身上的力氣,知道棉花地里花多少力氣,黃豆地里使多少勁,鑼師傅、鼓師傅、镲師傅的稱謂上花多大的力,這一本賬算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伺候稼禾,才是他們真正的特長。開春點豆種瓜,入夏施肥除蟲,什么節氣干什么活,心里根本不用盤算。給村人當吹鼓手只是生計的一小部分,就像一塊田的邊角料上種了幾棵菜秧。
他們跟泥土打了一輩子的交道,踩下的腳印比他們吹出的音符還多。他們的腳印只有大地記得住,可大地的回憶只躺在紙上。他們永遠擠不進村莊外的記憶里。他們的樂器與農具并排掛在墻上,似乎提醒樂器也屬于大地。他們用藏垢納污的手指按下一個個樂孔,敲響聲聲鼓,穿針引線似的推送出一個個音符。他們像收割莊稼一樣,把一個個音符撂倒,捧起,打結。他們把自己也當成最后一茬作物。
敲鑼的是他們的隊長,走在最前面,鏘鏘鏘,鏘鏘鏘,似乎給后面的音符指路。鼓聲往這邊奔,嗩吶朝那邊跑,還有镲,順著鼓聲追。平時寂寞慣了的村莊突然變得擁擠,多出來了許多東西,誰也清點不過來。大家對村莊失去的東西并不在意,何況每天都有東西在丟失,包括記憶、往事。而對于莫名其妙多出來的東西,大家很警惕,也很敏感:誰家有事?
有女出嫁,請他們過來吹。他們鏗鏗鏘鏘,敲出紅轎子;他們哩哩啰啰,掀起了轎簾子;他們嗚嗚啊啊,抬起了新娘子。他們鑼鼓喧天,他們吹吹打打,把出嫁的女兒吹得哭哭啼啼。
家里有人出殯,也請他們吹一吹。他們給嗩吶、鑼、鼓系上一條白布兒,用樂聲領著孝子孝女。他們吹得嗚嗚咽咽,一會兒急,一會兒緩,不住地把人引入悲傷。尤其是那嗩吶,如泣如訴,似乎那是死者對生者的留戀。樂聲飄蕩,那是一個個標點符號,傷心處是感嘆號,追憶時是省略號,引起親人痛哭時是頓號,到了墓地時緊緊湊湊的便是句號。
吹鼓手是鄉問的樂師,他們用自己的技藝賺著一份微薄的生計。與其他手藝者相比,他們的地位有些許卑微,替人助助興而已。所以,很多人雖然喜歡聽吹鼓手的樂曲,但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去學那玩意兒。慢慢地,吹鼓手們的樂聲越來越老了,曲兒,腔兒,松松垮垮,他們再也 吹不出能滿村飄的音符。
(節選自干亞群《他們給村莊打個結》)
11.文章開頭一段說“這是書面上的事”,又說“那又是書上的故事”。請結合具體語境,說說這兩句話表達了怎樣的意思。(6分)
答:
12.文中寫道:“他們像一只巨手,把村莊舉起來又放下去,放下去又舉起來,為村民的情緒尋找適當的位置。”如何理解這句話的深意?(6分)
答:
13.吹鼓手們是如何定位自己的身份的?對“他們把自己也當成最后一茬作物”這句話,你是怎樣理解的?(7分)
答:
14.文中運用了大量疊詞,如“清清楚楚”“哩哩噦噦”等。這些疊詞主要有怎樣的表達效果?列舉幾個四字疊詞加以說明。(6分)
答:
四、(25分)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17題。
靈公好婦人而丈夫飾者,國人盡服之。公使吏禁之,日:“女子而男子飾者,裂其衣,斷其
帶。”裂衣斷帶相望而不止。晏子見,公問日:“使吏禁女子而男子飾,裂斷其衣帶,相至而不止者,何也?”晏子對曰:“君使服之于內,而禁之于外,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也。公何以不使內勿服,則外莫敢為也。”公日:“善。”使內勿服。逾月,而國莫之服。
(《晏子春秋·內篇·雜下》)
【注】靈公:齊靈公,春秋時齊國國君。國:國都。
5.翻譯文中畫線的句子。(5分)
答:
5·晏子勸說齊靈公,用了一個什么比喻?這個比喻表達了怎樣的意思?(5分)
答:
7.這篇小故事,說明了一個怎樣的道理?請簡要分析。(6分)
答:
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l8~19題。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瑟瑟:一種碧玉。 可憐:可愛。 真珠:即珍珠。
18.詩的第二句“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出了江水怎樣的特點?請簡要分析。(4分)
答:
19.這首詩的景物描寫具有什么樣的風格?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情?(5分)
答:
五、作文(60分)
20.閱讀下面文字,按照要求作文。(60分)
兩千多年前的荀子在他的《勸學》一文中說:“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你思考過這句話的含義嗎?
請以“鍥而不舍”為話題寫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體自選(詩歌除外),題目自擬。不少于600字。
答案:
一、(24分,每小題4分)
1.【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現代漢語的字音。
【應試指導】A項中加點字都讀“chéng”;不項中“傳媒”“傳奇”的“傳”讀“chuán”,“不見經傳”的“傳”讀“zhuàn”;C項中“總括”的“括”讀“kuò”,“訓詁”的“詁”讀“gǔ”,“沽名釣譽”的“沽”讀“gū”;D項中“法度”“度量”的“度”讀“dù”,“審時度勢”的“度”讀“duó”。
2.【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現代漢語的字形。
【應試指導】A項中“風雨飄遙”的“遙”應改為“搖”;B項中沒有錯別字;C項中“墨契”的“墨”應改為“默”,“簡明厄要”的“厄”應改為“扼”;D項中“料俏”的“俏”應改為“峭”,“羈伴”的“伴”應改為“絆”,“似無忌憚”的“似”應改為“肆”。
3.【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正確選用詞語的能力。
【應試指導】“悠悠”形容眾多或從容不迫、自在等。“裊裊”形容煙氣繚繞上升。這里用“裊裊”更恰當。“連綴”的意思是“聯結”。“點綴”的意思是“加以襯托或裝飾,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這里用“點綴”更恰當。“一覽”作動詞或名詞,“一派”是數量詞,這里
需要的是一個數量詞,所以用“一派”。故答案選D。
4.【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正確使用成語的能力。
【應試指導】8項中“氣壯山河”形容氣概像高山大河那樣雄偉豪邁。這個詞多形容人,用來形容瀑布是不恰當的。
5.【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辨識病句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中“越來越高”和“流動”不搭配,可改為“越來越頻繁的流動”。
6.【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結合語境正確使用語言的能力。
【應試指導】③應排在最前面,對櫻花的盛開做總述。由“嬌羞”可知第二處橫線處應選①,給人一種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覺。根據排除法,可知答案應選C。
二、(16分,每小題4分)
7.【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根據文意判斷正誤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文章中并沒有提及;B項中“非常迷你”的意思是“非常短,非常袖珍”,所以8項的表述錯誤;C項研究人員不“破開琥珀”是“因為經過了漫長的歲月,樣本已經變得非常脆弱,損毀的風險很大”,所以C項的表述正確;原文中“無損掃描”
能夠獲得樣本的表面形態和內部的結構特征,故D項的描述與原文不符。
8.【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根據原文分析并判斷信息正誤的能力。
【應試指導】A項中尾椎骨的長短并不能決定尾巴主人是一種古鳥還是一種非鳥恐龍。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尾椎骨的形態和椎骨腹面的結構。B項的表述是正確的。C項“如此生動的恐龍組織”,說的不是恐龍羽毛的特殊功用,而是說其印證了之考古生物學家關于世界上存在過帶羽毛恐龍的推段.羽軸兩側是否對稱,是原始的恐龍羽毛與現代鳥類羽毛的區別之一,故D項的表述與原文不符.
9.【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理解段落主要內客的能力。
【應試指導】文章中說“最初的羽毛是單根的蘭狀毛,之后出現了叢生的毛”,故A、B兩項的表術是錯誤的。文章中說“保存在琥珀中的這截恐龍尾己不僅體現了羽毛演化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且印證了這些羽毛的古老性”,故D項的表述是錯誤的.C項的表述是正確的。
10.【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總結文段中心意思的能力。
【應試指導】A、c、D三項只是文章中的一部分,不夠全面,B項較為恰當。
三、(25分)
11.(6分)
“這是書面上的事”表達出村里人并不太在意吹鼓手是手藝人的身份。(3分)
“那又是書上的故事”表達出濫竽充數在吹鼓手那里根本不存在,吹鼓手從來不偷懶。(3分)(意思對即可)
12.(6分)
吹鼓手奏出的樂聲感染了整個村莊,樂聲的喜慶高昂或壓抑悲痛感染著村民的情緒。樂聲喜慶高昂,村民的情緒也變得喜悅起來;樂聲壓抑悲痛,村民的情緒也會變得悲傷起來。(意思對即可)
13.(7分)
從原文“他們人前是農民,人后還是農民”可以看出吹鼓手給自己定位的身份是農民。(3分)“他們把自己也當成最后一茬作物”是說當吹鼓手是他們謀生的一部分,并且是除種地收入之外,最后一筆收入。(4分)(意思對即可)
14.(6分)
增強語言的韻律感.讀起來朗朗上口,富有音樂美。(3分)
列舉說明略。(3分)(意思對即可)
四、(25分)
15.(5分)
靈公喜歡婦女穿男人服飾,因此國都內的婦女都穿起男裝。(意思對即可)
16.(5分)
猶懸牛首于門,而賣馬肉于內也。(2分)
這個比喻表達的意思是表里不一。(3分)(意思對即可)
17.(6分)
上行下效。(2分)
靈公是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晏子讓他為君做人,都要表里一致。說明要想糾正某種不正之風,上級領導的以身作則比規定更有效。(4分)(意思對即可)
18.(4分)
“半江瑟瑟半江紅”寫出了江水一半呈現出碧綠色,一半呈現出紅色。(2分)
殘陽照射下江水受光多的部分,呈現出反射的陽光的紅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現出江水本身的碧綠色。(2分)(意思對即可)
19.(5分)
這首詩的景物描寫如一幅精描細繪的工筆畫。語言清麗流暢,格調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3分)
當時朝政昏暗,牛李黨爭激烈,詩人品盡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這首詩反映出詩人離開朝廷后的輕松愉快心情。(2分)(意思對即可)
五、作文(60分)
20.作文評分說明
①評分時依據上表分項分等給分。
②文不對題或文理不通的文章不分項給分,給l~6分的綜合分。
③內容得分為四等的文章,其語言、結構均不能給一等的分數;內容得分為五等的文章,其語言、結構均不能給二等以上的分數。
④字數不足600的,每少30字扣l分;字跡潦草、有錯別字、有標點錯誤的,酌情扣l~5分。
⑤內容有嚴重問題的,提交閱卷領導小組處理
甘肅成考網發布,未經允許請勿轉載。考生若有更多2021甘肅成人高考報名時間、費用、條件等問題可咨詢甘肅成考網老師。
版權聲明:本文“2020年甘肅成考高升本層次語文真題(三)”來自“甘肅成人高考網”,內容來自互聯網,有關成人高考高起專、高起本、專升本的報名時間、入口、費用等信息內容請以甘肅省教育考試院官網為準。若轉載,請注明:http://m.zhaomingming.cn/beikao/163.html,若本站收錄的信息無意侵犯了版權等相關問題,請給我們致電或留言,我們會第一時間處理和回復。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