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訪問甘肅成人高考網,網站主要提供成考考生提供成考報名入口、時間、條件和費用,站內內容僅供交流使用,官方信息以甘肅省教育考試院為準站點地圖|網站地圖

甘肅成人高考網

甘肅成人高考網

地區: 蘭州 嘉峪關 金昌 白銀 天水 武威 張掖 平涼 酒泉 慶陽 定西 隴南 臨夏回族 甘南藏族

甘肅成考專升本2021年《政治》真題復習及答案

文章來源: 甘肅成考網 作者: 甘肅成考網 瀏覽量: 596 發布時間: 2021-12-14 11:50
甘肅成考專升本2021年《政治》真題復習及答案

  一、選擇題:1~40小題,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選出一項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在于如何回答 ( )

  A.世界的本質是什么的問題 B.世界有無統一性的問題

  C.世界的存在是怎樣的問題 D.世界可否被認識的問題

  2.相對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定狀態,這是一種 ( )

  A.唯物辯證法的觀點 B.形而上學的觀點

  C.庸俗唯物主義的觀點 D.相對主義詭辯論的觀點

  3.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 ( )

  A.實質 B.總特征

  C.核心 D.總規律

  4.和諧是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著矛盾雙方的 ( )

  A.絕對同 B.相互分離

  C.相互依存 D.絕對排斥

  5.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唯物主義認識路線與唯心主義認識路線的對立表現為 ( )

  A.一元論與二元論的對立 B.反映論與先驗論的對立

  C.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對立 D.能動反映論與直觀反映論的對立

  6.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這是因為 ( )

  A.實踐具有自覺能動性的特點 B.實踐是認識的來源

  C.實踐具有直接現實性的特點 D.實踐是認識的目的

  7.社會存在指的是 ( )

  A.社會的物質生活條件 B.生產關系的各個方面

  C.社會的物質財富 D.生產力的基本要素

  8.生產關系包括多方面的內容,其中具有決定意義的是 ( )

  A.產品分配關系 B.生產中人與人的關系

  C.產品交換關系 D.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

  9.上層建筑的兩個組成部分是 ( )

  A.意識形態和政治上層建筑 B.意識形態和觀念上層建筑

  C.政治制度和法律制度 D.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

  10.社會革命和改革都根源于 ( )

  A.新理念和傳統觀念的矛盾 B.人口增長和資源匱乏的矛盾

  C.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 D.社會存在和社會意識的矛盾

  選擇題參考答案

  1.【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

  解析:思維與存在有沒有同一性的問題即思維能否正確認識存在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對這個問題都作了肯定的回答。也有一些哲學家,如休謨、康德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他們的觀點被稱為不可知論

  2.【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運動是物質固有的根本屬性的問題。

  解析:辯證唯物主義所講的靜止是運動的一種特殊狀態。物質世界是絕對運動與相對靜止的統一

  3.【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

  解析:唯物辯證法揭示世界的狀態怎樣的問題,它的回答一是普遍聯系,二是永恒發展。所以說,唯物辯證法的兩個總特征為聯系的觀點和發展的觀點。

  4.【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和諧對事物發展的作用。

  解析:和諧是矛盾的一種特殊表現形式,體現著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和諧并不意味著矛盾的絕對同

  5.【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在認識的本質問題上的不同觀點。

  解析:唯物主義認為認識是對外部世界的反映,是反映論。唯心主義認為認識決定外部世界,是先驗論。

  6.【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真理的本性和實踐的特點。

  解析:真理的本性在于主觀認識與客觀實際相符合,檢驗一種認識是否是真理,既不能在主觀認識領域內尋找,也不能從純客觀的范圍來解決。實踐的特點是直接現實性,即它能把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聯系起來加以比較對照,從而確定主觀認識同客觀實際是否符合。

  7.【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社會存在的含義。

  解析:社會存在是社會物質生活條件的總和,它包括地理環境、人口因素和生產方式。這個生產方式主要就是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

  8.【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的地位。

  解析:物質利益即經濟利益是生產關系的具體表現,它是由生產資料所有制以及人們在社會生產體系中所占的地位決定的。物質利益是人們進行社會活動的物質動因。人們從事生產活動,直接就是為了物質利益;人們進行階級斗爭,最終也是為了物質利益。就是說要看是誰掌握了物質利益,所以生產資料所有制關系具有決定意義。

  9.【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上層建筑的內容。

  解析:上層建筑可以分為政治上層建筑和觀念上層建筑兩部分。政治上層建筑指政治法律制度,軍隊、警察、法院、監獄、政府機關等設施,以及與之相適應的一套組織;觀念上層建筑包括政治法律、藝術、道德、宗教、哲學等各種服務于統治階級的意識形態。

  10.【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生產力和生產關系之間的矛盾。

  解析:社會革命和社會改革都是人們改造社會的重大變革。其最深刻的根源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矛盾。當現存的生產力成為生產力繼續發展的嚴重障礙時,就要求通過社會革命,改變舊的生產關系以及維護這種生產關系的舊的上層建筑,即改變杜會制度解放被束縛的生產力,推動社會進一步向前發展。

  11.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兩種根本對立的觀點是 ( )

  A.決定論和非決定論 B.宿命論和唯意志論

  C.可知論和不可知論 D.英雄史觀和群眾史觀

  12.鴉片戰爭后,中國貧窮落后和一切災禍的總根源是 ( )

  A.帝國主義的壓迫 B.封建主義的壓迫

  C.官僚資本主義的壓迫 D.民族資本主義的壓迫

  13.新民主主義革命與舊民主主義革命的根本區別在于革命的 ( )

  A.對象不同 B.領導權不同

  C.動力不同 D.前途不同

  14.毛澤東指出:“在中國,離開了武裝斗爭,就沒有無產階級的地位,就沒有人民的地位、就沒有共產黨的地位,就沒有革命的勝利。”這段話旨在強調 ( )

  A.人民群眾是革命的力量源泉 B.武裝斗爭是革命的主要形式

  C.統一戰線是革命的重要武器 D.黨的領導是勝利的根本保證

  15.毛澤東強調,中國共產黨區別于其他任何政黨的顯著標志,是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的作風及 ( )

  A.發動群眾的作風 B.自我批評的作風

  C.調查研究的作風 D.勤儉節約的作風

  16.在社會主義改造中,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采取的政策是 ( )

  A.保護發展 B.和平贖買

  C.無償沒收 D.適當限制

  17.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 )

  A.“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B.鄧小平理論

  C.毛澤東思想 D.科學發展觀

  18.從指導思想上看,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 ( )

  A.堅持人民主體,堅持科學發展 B.堅持社會主義方向,堅持人民民主專政

  C.堅持共產黨領導,堅持人民當家作主 D.堅持馬克思主義,堅持科學社會主義

  19.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關鍵是 ( )

  A.堅持“兩手抓”的方針不動搖 B.堅持改革開放不動搖

  C.堅持四項基本原則不動搖 D.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

  20.我國社會主義改革的性質是 ( )

  A.一個階級推翻另一個階級的革命 B.徹底改變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

  C.對原有體制細枝末節的修補 D.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參考答案

  11.【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兩種歷史觀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分歧。

  解析:歷史唯物主義和歷史唯心主義在歷史創造者問題上的根本對立在于是否承認人民群眾是歷史發展的決定力量。

  12.【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導致中國近代貧窮落后。

  解析:帝國主義的侵略是中國近代貧窮落后和一切災難及禍害的總根源。鴉片戰爭后,中國的社會性質、社會矛盾等發生變化,經濟、政治主權、外交等都受到帝國主義的侵犯。

  13.【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新、舊民主主義革命的區別。

  解析:領導階級不同:舊民主主義革命由資產階級及其政黨領導;新民主主義革命的領導者是無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屬于世界資產階級革命的一部分;新民主主義革命發生在十月革命之后,屬于無產階級世界革命的一部分。在這些不同中,因為領導階級的不同引申了其它的不同,因此根本區別應該是領導階級的不同。

  14.【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中國革命主要的,長期的斗爭形式。

  解析: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特殊國情決定了中國革命只能以長期的武裝斗爭為主要形式。武裝斗爭是中國革命的優點,是黨在中國革命中戰勝敵人的三大法寶之一“當回

  15.【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毛澤東黨風建設的內容。

  解析:在黨的七大上,毛澤東對黨風建設內容作了高度概括,這就是:“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思想武裝起來的中國共產黨,在中國人民中產生了新的工作作風,這主要的就是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

  16.【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黨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解析:黨用和平贖買的方法改造資本主義工商業。所謂贖買就是國家有償地將私營企業改變為國營企業,將資本主義私有制改變為社會主義公有制。

  17.【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

  解析: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普遍原理和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產物。它是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運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把中國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的一系列獨創性經驗作了理論概括而形成的適合中國國情的科學的指導思想。它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在中國的運用和發展,是被實踐證明了的關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正確的理論原則和經驗總結,是中國共產黨集體智慧的結晶。

  18.【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內涵。

  解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就是真正堅持馬克思主義

  19.【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的關鍵。

  解析: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生產力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是經濟建設,這是對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經驗教訓和社會主要矛盾進行科學分析得出的最重要的結論,是解決當代中國一切問題的關鍵。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動搖,就是從根本上堅持了黨的基本路線。

  20.【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改革的性質。

  解析:改革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革命,而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原因是:社會主義社會的基本矛盾不是對抗性的矛盾,而是一種非對抗性的矛盾,因而它可以經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通過改革生產關系和上層建筑中不適應生產力發展的環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從而推動社會主義社會不斷完善和發展。

  21.十八大以后,黨中央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當前,提高社會生產力,必須擺在國家優先發展核心位置的是 ( )

  A.觀念創新 B.科技創新

  C.管理創新 D.理論創新

  22.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是 ( )

  A.什么是馬克思主義、怎樣對待馬克思主義 B.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

  C.建設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 D.什么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

  23.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是 ( )

  A.實現共產主義遠大理想 B.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

  C.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D.消除不公達到社會和諧

  24.黨的十八大再次重申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其中第一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是在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 ( )

  A.人均國民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B.人民生活達到小康水平

  C.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D.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5.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根本立足點是 ( )

  A.互惠互利,共同發展 B.和平共處,互不侵犯

  C.以鄰為伴,與鄰為善 D.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26.決定社會經濟制度性質的是 ( )

  A.所有制 B.執政黨

  C.經濟體制 D.分配制度

  27.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是 ( )

  A.建設法治中國 B.實行民主集中

  C.堅持黨的領導 D.人民當家作主

  28.我國的國體是 ( )

  A.人民民主專政 B.民族區域自治

  C.基層群眾自治制度 D.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9.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的核心是 ( )

  A.民法 B.刑法

  C.憲法 D.訴訟法

  30.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屬于國家層面價值要求的是 ( )

  A.愛國、敬業、誠信、友善 B.富強、民主、文明、和諧

  C.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D.和平、發展、互利、共贏

  參考答案

  21.【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的主要內容。

  解析:黨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強調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這是中央在新的發展階段確立的立足全局、面向全球、聚焦關鍵、帶動整體的國家重大發展戰略。

  22.【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首要的基本理論問題。

  解析:什么是社會主義,探索的是社會主義的本質;怎樣建設社會主義,探索的是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23.【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總任務。

  解析: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完成社會主又現代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是我們黨在整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總任務。

  24.【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

  解析:“中國夢”的“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分別是:第一個一百年,到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時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二個一百年,到2049年新中國成立100年時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5.【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的根本立足點。

  解析: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都是我們革命和建設的立足點。我國是個主權獨立的社會主義國家,必須維護國家的政治、經濟的獨立自主權利,決不做外國的附庸,決不吞下外國損害我國利益的苦果。

  26.【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經濟制度與經濟體制。

  解析:馬克思主義認為,所有制是社會經濟制度的核心和基礎,決定著社會經濟制度的性質。

  27.【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

  解析: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的本質和核心是人民當家作主。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把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和依法治國有機統一起來。

  28.【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的國體。

  解析:我國的國體是人民民主專政。我國政體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29.【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我國法律體系的核心。

  解析:《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框架的核心大法。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處于首要地位,它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

  30.【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解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國家層面的價值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會層面的價值取向;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公民個人層面的價值準則。

  31.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 ( )

  A.正確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 B.正確處理資源與環境的關系

  C.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 D.正確處理保護與開發的關系

  32.“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構想的核心是 ( )

  A.長期繁榮 B.高度自治

  C.兩制并存 D.一個中國

  33.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是 ( )

  A.宗教問題和領土爭端 B.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

  C.恐怖主義和民族矛盾 D.貧富差距和地區沖突

  34.中國共產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 ( )

  A.密切聯系群眾 B.少數服從多數

  C.以工人階級為階級基礎 D.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

  35.總書記指出:共產黨人精神上“缺鈣”就會得“軟骨病”,就可能導致政治上變質、經濟上貪婪、道德上墮落、生活上腐化.這里的“鈣”指的是 ( )

  A.執政能力 B.組織紀律

  C.理想信念 D.優良作風

  36.2017年9月21日,標志著我國成為世界高鐵商業運營速度最高的國家的G1次中國標準

  動車組以350公里時速正式運營.此動車組是 ( )

  A.復興號 B.跨越號

  C.韶山號 D.和諧號

  37.2017年10月18日至24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京舉行,國家主席代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向大會所作報告的題目是 ( )

  A.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

  B.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斗

  C.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D.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新局面

  38.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指出,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的首要任務,是完善堅持黨的 ( )

  A.全面領導的制度 B.經濟領導的制度

  C.文化領導的制度 D.政治領導的制度

  39.2018年5月21日,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升空的中繼衛星是 ( )

  A.“嫦娥”號 B.“玉兔”號

  C.“長征”號 D.“鵲橋”號

  40.2018年6月12日,朝鮮國務委員會委員長金正恩與美國總統特朗普首次會,雙方對話的議題是 ( )

  A.停止軍演以及緩解朝美緊張關系 B.朝鮮半島無核化以及緩解朝韓關系

  C.朝鮮半島無核化以及緩解朝美緊張關系 D.停止軍演以及緩解朝韓關系

  參考答案

  31.【答案】C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

  解析: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統籌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生態文明認為人是價值的中心,但不是自然的主宰,人的全面發展必須促進人與自然和諧。

  32.【答案】D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核心。

  解析:核心是一國,即“一國兩制”政策以“一個中國”為原則,并強調“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和實踐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政府一項長期不變的基本國策。

  33.【答案】B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解析:當今世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是影響世界和平與發展的主要障礙。

  34.【答案】A

  【考情點撥】本題考查了黨的最大政治優勢

  解析:黨的最大政治優勢是密切聯系群眾。無產階級運動的性質和共產黨的性質,都決定了產黨必須密切聯系群眾。

  35.【答案】C

  36.【答案】A

  37.【答案】C

  38.【答案】A

  39.【答案】D

  40.【答案】C

  二、辨析題:41~42小題。首先判斷正確或錯誤,然后說明理由。

  41.從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到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我國的社會性質是新民主主義社會。這是一個過渡性的社會。

  4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社會主義。

  辨析題答案

  41.正確。

  新民主主義社會是近代中國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走向社會主義社會的中介和橋梁,這是一個過渡時期,是既有社會主義因素又有資本主義因素存在的社會。自新中國成立到1956年年底是新民主主義社會;自1956年年底完成社會主義改造,開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42.正確。

  (1)社會主義在具體的國家有不同的具體形式和表現,社會主義體現在我國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而不是其他什么主義。社會主義社會是很難實現的,我們現在正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植根于中國大地、反映中國人民意愿、適應中國和時代發展進步要求的科學社會主義。

  (3)我們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那就是不論怎么改革、怎么開放,我們都始終堅持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這就包括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生態文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三、簡答題:43~45小題。

  43.為什么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馬克思主義既一脈相承又與時俱進?

  44.毛澤東是怎樣界定“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的?為什么說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

  45.妥善處理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為什么必須以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

  簡答題答案

  43.(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同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科學體系。這個理論體系,堅持和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凝結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帶領人民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我們黨能夠在新時期開創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其理論基礎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科學繼承。

  (2)所謂“一脈相承”,就是堅持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不能丟,堅持馬克思主義昭示的社會主義方向不能變。所謂“與時俱進”,就是用發展著的馬克思主義指導新的實踐,并在實踐中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這是中國共產黨人把脈相承、與時俱進精神運用于理論和實踐的生動體現。

  (3)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緊密結合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緊密結合新的時代條件,既生動而具體地堅持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又生動而具體地發展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賦予馬克思主義新的鮮活力量。

  (4)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既破除了對馬克思主義的教條式理解,又抵制了拋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的錯誤主張;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又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中國特色;既繼承了前人,又創新了內容,開拓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是深深扎根于中國大地、符合中國實際的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44.1941年,毛澤東在《改造我們的學習》中明確地界定了實事求是的科學含義:“實事”就是客觀存在著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觀事物的內部聯系,即規律性,“求”就是我們去研究。我們要從國內外、省內外、縣內外、區內外的實際情況出發,從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規律性,即找出周圍事變的內部聯系,作為我們行動的向導。原因:

  (1)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形成和發展的歷史起點,正是運用和把握了實事求是這個精髓,才有了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創立和發展。

  (2)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邏輯起點,實事求是是體現、貫穿、滲透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各個方面的最重要的東西,是活的靈魂。

  (3)貫穿于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始終的是實事求是。把握了這個精髓,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各個理論成果之間的歷史聯系及其統一的科學思想體系,就把握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中的最本質的東西

  (4)由于把握了這個精髓,一代又一代馬克思主義者在開創和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的歷史進程中,不斷解決新課題,開拓新境界。實事求是作為黨的思想路線,它始終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理論成果的精髓和靈魂,即是毛澤東思想的精髓和靈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精髓和靈魂:它始終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領導方法,是黨帶領人民推動中國革命、建設、改革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

  45.(1)改革,發展,穩定三者之間的關系,簡言之:穩定是前提、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的,三者是有機統一體。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理這三者之間的關系,其結合點就是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2)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們奮斗的目標,也是改革的最高價值追求。改革發展穩定連接著國家富強之夢與人民幸福之夢。正因如此,總書記強調:“在前進道路上,我們一定使要堅持從維護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上持續取得新進展。”人民群眾的利益越是得到保障,對改革的困難就越能多一些理解,對改革的舉措就越會多一些支持,改革成功的希望就越大發展、穩定的基礎就越能堅如磐石

  (3)民生連著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改善民生是我們黨始終如一的奮斗目標。保障和改善民生,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是我們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宗旨的根本要求,是關系到黨的執政地位、關系到國家生死存亡、關系到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問題。

  (4)當前,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各種問題凸顯,不和諧因素增多。民生問題事關廣大群眾切身利益,解決不好民生問題,就會丟失百姓信任,社會就會不穩定,所以說這是出發點;我們黨以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宗旨,一切來自群眾,一切為了群眾,改善民生,就是服務人民的應有之意,所以說這是落腳點。

  四、論述題。

  46.試述主觀能動性與客觀規律性辯證統一的原理。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如何處理好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性的關系?

  論述題答案

  46.(1)客觀規律性是指客觀事物本身包含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系;主觀能動性是指人的主觀思想有能動地認識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2)尊重客觀規律是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發揮主觀能動性不等于隨心所欲,違背規律最終要受規律的懲罰。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認識和利用規律的必要條件。規律是事物內在的本質的必然的聯系,必須通過探索才能了解所以就要積極發揮主觀能動性。

  (3)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積極推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時,要尊重規律,不能急于求成、盲目冒進,按照客觀規律辦事;否則,忽視現有條件,忽視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長期性、艱巨性,大干快上,搞大躍進式的發展,只能造成嚴重損失,欲速則不達。同時,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客觀規律,要積極開動腦筋,勇于探索,運用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認真研究、努力創造,不能坐享其成。


立即提交

文章評論(已有條評論)

2023年考試安排(預計)

高起點 10月29日 10月30日
語文 外語
數學(文) 史地(文)
數學(理) 理化(理)
專升本 10月29日 10月30日
政治 專業課
外語 詳細>>

甘肅成考交流群

甘肅成考交流群

與考生自由互動、并且能直接與資深老師進行交流、解答。

網上預報名